近日,松原市关东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松原市鼎润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揭牌,以“传承关东文脉·非遗正青春”为主题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同步启幕。曲艺类项目乌力格尔、民俗类项目查干淖尔冬捕习俗、民间文学类项目陶克陶胡等全市1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通过场景化展演惊艳亮相,为关东文化传承注入现代活力。
当日11时18分,揭牌仪式在非遗馆一层举行。随着主题帘幕缓缓升起,馆内外即刻呈现活态传承图景:室外博舞传承人以律动舞步祈愿郭尔罗斯草原生机无限,室内满族新城戏以独特唱腔将“八角鼓为骨,关东文化为魂”演绎得淋漓尽致。
二层展区构成关东文化微观矩阵:郭尔罗斯剪纸与满族剪纸融合的服饰秀《纸御风华》,让传统纹样在T台绽放;朝鲜族打糕传承人挥槌制作美食,糯米香气与节奏声吸引孩童围观;渔猎展馆内,好来宝《冰湖腾鱼》生动刻画查干淖尔冬捕习俗场景,四胡伴奏与说唱声交织成趣。三层则聚焦民俗体验,蒙古族婚俗中母亲为女儿梳头的环节催人泪下,查干萨日民俗区孩童身着民族服饰演绎舞蹈《新年好!赛音拜努》,传统年俗在欢笑声中完成代际传递。
展开剩余37%同时,活动巧妙融入全市省、市、县级非遗项目。室内,手工艺人现场展示精湛技艺,查干湖鱼皮画制作精巧细腻,剪纸花样繁多,刺绣色彩斑斓,手鞠球、榆柳条编等也各具特色,引得游客纷纷驻足观看、拍照留念。馆外,蒙古族馅饼、蒙古族牛肉干、郭尔罗斯剪纸等项目现场展销,引来众人驻足欣赏。
此次非遗馆揭牌标志着我市为1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搭建起集中展示平台,通过“传统基因+现代表达”的创新模式,让关东文脉在年轻化表达中实现永续传承。
松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高鸽 李月东
来源:松原市融媒体中心
初审:邓艳平
复审:张 维
终审:孙忠超
发布于:北京市涌融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